近年来,长春南关区全面推进小区(网格)党群服务站建设,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南关区按照“全域覆盖、因地制宜、服务为先”的建设原则,布局打造了238个小区(网格)党群服务站,形成以社区为支点、小区为外延的“1+N”党群服务阵地体系,促进服务资源精准下沉、民生需求高效对接。

筑牢阵地 延伸服务触角
南关区结合“一刻钟党群服务圈”建设,统筹考虑区域特征、人口分布和群众需求,着力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。
该区按照片区统筹“划圈”,投入专项经费,以社区为单位综合配套建设服务设施,推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服务功能整体完善,为承载多样化服务提供阵地支撑。
全区招募3600个红色合伙人进驻各“服务圈”,提供养老托育、康养诊疗、助餐休闲等服务。通过系统推进,全区665个网格构建起“区—街乡—社区—小区”四级服务体系,促进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,服务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。
一站一策 优化服务内涵
南关区坚持问需于民,在深入调研居民需求的基础上,差异化灵活优化党群服务站功能,突出有效管用,不贪大求全,实现服务升级。
立足辖区“北部老城区、南部新城区”的实际,该区指导街乡社区党组织根据党群服务站受众群体差异,实行“一站一策”。
在北部老城区,聚焦服务“银发”群体,通过结合“一刻钟党群服务圈”,重点增加敬老餐厅、幸福康养、红心物业、矛盾调解等功能,解决老年人就餐、失能老人照料、老旧小区管理、特殊人群关怀等问题,矛盾纠纷社区化解率达92.76%,源头防范水平不断提升。
在南部新城区,聚焦打造“品质生活”,通过引入专业运营机构,重点设置亲子互动、茶艺书法、舞蹈养生等功能,解决辖区居民早教辅导、休闲娱乐、健康养生等需求。

链动资源 强化服务保障
南关区坚持因地制宜,不搞“一刀切”,在商务楼宇建立楼宇党群服务站,整合发改、商务、政数等职能部门下沉资源力量,做好企业全周期服务;在居民小区,统筹社工、司法、医疗等部门力量,提供常态化民生服务。
南关区委组织部指导街乡社区以党建联席会议为抓手,通过签订共建协议,对接整合辖区内机关、国企、医院、“两新”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,实现组织联建、事务联商、服务联抓。组织150多名公安干警担任兼职网格员,640余名“两代表一委员”下沉服务,300余支行政执法队伍进小区,构建快速响应治理网络。
同时,该区积极建立资源清单、需求清单、项目清单,通过党群服务站收集居民诉求,统筹辖区单位提供场地、医疗、教育等资源。2024年以来,累计解决小区施划停车位、法律咨询、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720余件,孵化“四点半课堂”“艺趣空间”等特色服务项目56个,工作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。(长春市委组织部)

